你的位置:亚博稳吗 > 新闻动态 > 民间故事: 丈夫主动献妻, 当夜土匪头子惨叫: 别喝那锅汤
民间故事: 丈夫主动献妻, 当夜土匪头子惨叫: 别喝那锅汤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22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清晨的阳光刚洒在村口的石板路上,放羊的张老汉就跌跌撞撞地冲进村子,扯着嗓子大喊:"不好了!土匪来了!"

铜锣声瞬间响彻整个村子。正在院子里喂鸡的阿秀手一抖,簸箕里的谷子撒了一地。

她丈夫阿诚从屋里冲出来,脸上还沾着木屑——他正在给未出世的孩子做摇篮。

"当家的,怎么办?"阿秀抓住丈夫的胳膊,声音发颤。

阿诚眯起眼望向村口扬起的尘土,突然压低声音:"按咱们商量好的来。"他用力捏了捏妻子的手,转身就往村口跑。

村祠堂前已经挤满了人。土匪头子黑风骑在一匹枣红马上,满脸横肉在阳光下泛着油光。他身后站着十几个手持大刀的喽啰,个个凶神恶煞。

"都给老子听好了!"黑风挥舞着马鞭,"粮食、银子、女人,统统交出来!少一样,老子就烧一间房!"

村民们都缩在一起,女人们搂着孩子直发抖。老村长颤巍巍地站出来:"这位好汉,我们村去年遭了旱..."

"去你娘的!"黑风一鞭子抽在村长脚边,老人差点摔倒,"少跟老子哭穷!"他眯着眼扫视人群,突然用马鞭指着阿秀:"这小娘子长得俊,老子要了!"

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阿诚。只见他浑身发抖,脸色煞白,突然"扑通"一声跪在地上,膝盖把石板磕得闷响。

"大、大王饶命!"阿诚的声音带着哭腔,"小人的妻子阿秀愿意伺候大王!只求大王放过我们村子!"

村民们一片哗然。铁匠刘叔气得胡子直翘:"阿诚!你还是个男人吗?"

阿诚却像没听见似的,跪着爬到黑风马前,一个劲儿磕头:"大王明鉴!阿秀做饭好吃,还会唱小曲儿,保管伺候得您舒舒服服!"

黑风哈哈大笑,马鞭挑起阿诚的下巴:"算你小子识相!"他转头对喽啰们说:"看见没?这就是怂包!为了活命连老婆都能送人!"

阿秀站在人群里,脸色苍白,眼泪扑簌簌往下掉。几个妇人想拉住她,她却挣脱开来,踉踉跄跄走到丈夫身边。

"当、当家的..."她声音细如蚊呐。

阿诚不敢抬头看她,只是抖得更厉害了。黑风看得兴起,跳下马一把拽过阿秀:"走!跟老子回营寨!今晚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汉子!"

土匪们哄笑起来。阿秀被推搡着往前走,突然回头冲阿诚喊:"你...你记得给后院的菜地浇水!"声音里带着哭腔。

阿诚瘫坐在地上,呆呆地点头。黑风踹了他一脚:"怂货!还不快把你婆娘的衣裳收拾好送来!"

等土匪押着阿秀和几车粮食走远,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。刘叔朝阿诚吐了口唾沫:"呸!没卵子的东西!"

王婶搂着吓哭的孙子,阴阳怪气道:"平时看着老实,关键时刻连畜生都不如!"

阿诚低着头任人唾骂,慢慢挪回家。一进门,他立刻把门闩上,脸上的懦弱表情一扫而空。

他快步走到后院,从柴堆底下翻出一个布包,里面是晒干的草药——这正是他和阿秀平日里上山采的"通肠草"和"迷糊菇"。

"来得及..."阿诚擦了把汗,从床底下拖出早就准备好的包袱,里面是阿秀的几件衣裳。他特意把那件绣着并蒂莲的肚兜放在最上面——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,表示"药已备好"。

祠堂的铜锣又响了,是土匪在催了。阿诚深吸一口气,重新换上那副窝囊相,缩着脖子出了门。

村口,黑风的手下正往车上装粮食。阿诚点头哈腰地把包袱递过去:"各、各位大哥,这是我媳妇的衣裳..."

一个喽啰抢过包袱,翻出那件红肚兜,怪笑起来:"哟!还是个小浪货!"其他土匪哄笑着传看。

阿诚佝偻着腰,眼里却闪过一丝寒光。他望着土匪远去的方向,喃喃自语:"阿秀,等着我..."

土匪的临时营寨设在村外山脚下的破庙里。阿秀被推进大殿时,几个喽啰正围着火堆烤抢来的鸡,油滴在火里"滋滋"作响。

黑风大马金刀地坐在供桌上,一把扯过阿秀:"小娘子,给爷唱个曲儿!"

阿秀低着头,声音细若蚊蝇:"大、大王,赶了半天路,您和弟兄们都饿了吧?不如...不如让我做顿饭?"

黑风捏着她的下巴:"怎么?嫌老子庙里脏?"

"不是不是!"阿秀连忙摆手,"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会做饭...就想...就想让大王吃得舒坦些..."她怯生生地抬眼,又赶紧垂下,"我...我还带了自家酿的米酒..."

黑风眯着眼打量她,突然哈哈大笑:"好!老子倒要尝尝你的手艺!"他转头吼道,"把抢的粮食都搬进来!"

阿秀被带到偏殿的灶台前。她挽起袖子,露出纤细的手腕,土匪们在一旁嬉笑着看她忙碌。谁也没注意到,她悄悄将手腕上系的红绳解下来,丢进了灶膛。

"这位大哥,"阿秀怯生生地对一个看守的喽啰说,"能帮忙打桶水吗?"

喽啰骂骂咧咧地出去了。阿秀立刻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,将里面的粉末倒进正在煮的汤里。那是阿诚平时打猎时用来麻醉野猪的药,掺在野菜汤里根本尝不出来。

"小娘子,做什么好吃的呢?"黑风突然出现在门口。

阿秀手一抖,差点打翻盐罐:"就、就是野菜汤,加了点山菇...特别鲜..."

黑风凑过来,一把搂住她的腰:"让老子先尝尝别的..."说着就要亲上去。

"大王!汤要糊了!"阿秀猛地一躲,顺势搅了搅锅,"您...您先喝酒,汤马上好..."

黑风悻悻地松开手,抓起酒坛灌了一大口:"快点!老子饿着呢!"

天色渐暗,破庙里点起了火把。阿秀端着热气腾腾的汤锅走进大殿,土匪们早已东倒西歪地喝了不少酒。

"来来来,都尝尝!"黑风招呼手下,"这小娘子的手艺要是不好,老子今晚就收拾她!"

阿秀低着头,给每个人盛了满满一大碗。汤里飘着野菇、野菜,香气扑鼻。土匪们狼吞虎咽,不一会儿就喝得底朝天。

"咦?"一个小喽啰突然皱眉,"肚子怎么..."

话没说完,就听"噗"的一声响,接着此起彼伏的放屁声在大殿里回荡。土匪们面面相觑,突然都捂着肚子跳起来。

"茅房!茅房在哪?"有人夹着腿大喊。

黑风脸色铁青,刚站起来就"嗷"了一声,捂着肚子弯下腰:"你...你这贱人..."

阿秀早已退到门边,脸上哪还有半分怯懦:"大王,这汤里加了点'通肠草',是我们村里治便秘的偏方。"她微微一笑,"哦对了,米酒里还掺了'迷糊菇'粉..."

话音未落,黑风已经双腿发软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其他土匪更惨,有的裤子都来不及脱就拉了一地,有的抱着柱子说胡话,把柱子当成了自己老娘。

阿秀趁机跑出大殿,从柴堆后摸出早就藏好的铜锣,站在山坡上使劲敲起来。

"铛——铛——"

清脆的锣声在夜色中传得老远。不一会儿,村口亮起了火把长龙。阿诚带着全村青壮年冲了过来,手里拿着锄头、扁担。

"阿秀!"阿诚第一个冲上山坡。

"当家的!"阿秀扑进丈夫怀里,"都放倒了!"

村民们举着火把冲进破庙,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——土匪们有的瘫在地上哼哼,有的抱着茅房柱子喊娘,黑风最惨,裤子褪到脚踝,正坐在自己拉的稀里哭爹喊娘。

"绑起来!都绑起来!"老村长指挥着。

刘叔一边捆人一边拍阿诚的肩膀:"好小子!原来你们两口子唱的是苦肉计啊!"

天亮时分,县衙的差役赶来,把瘫软的土匪一个个拖上囚车。黑风被拖走时还在哀嚎:"我的肚子...我的屁股..."

一年后,县太爷亲自来村里表彰。阿诚和阿秀站在祠堂前,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儿子。县太爷将一块"智勇双全"的匾额递给阿诚:"多亏你们夫妻机智,才能不伤一人就擒获匪帮。"

阿诚憨厚地笑笑:"都是阿秀的功劳,她胆子大,心又细。"

阿秀红着脸低头,怀里的婴儿突然"哇"地哭了起来。

"哟,小英雄尿了!"王婶笑着递过尿布。

村民们哄笑起来。祠堂前的老槐树沙沙作响,仿佛也在为这个智取土匪的故事鼓掌。

从此以后,村里人教育孩子都会说:"要像阿诚阿秀那样,用智慧打败坏人!"



相关资讯